第十堂,麵包。
還記得我會來藍帶最初的誘因,其實是在麵包機剛開始流行時,朋友送了我一台panasonic 105t當生日禮物。
從剛開始小心翼翼的嘗試各種不同配料,讓麵包機自動做成吐司,到後來只讓麵包機打麵糰,自己倒出整形、二次發酵後再放入烤箱。我很喜歡麵團那種柔軟Q彈又不黏手的觸感,和有生命似的自己從白胖胖的一團長大(?)成漂亮金黃色麵包的結局。
只不過,不知道為什麼,麵包機能烤出好吃的超軟吐司和法國麵包,同樣的配方,拿出來整形發酵的麵糰反而做不出口感較佳的花式麵包。所以當我知道這節要上麵包時,心裡頭滿是期待😄。
一開始是用化學法,做soda bread。這種麵包算是免揉免發酵的,但因為加了小蘇打粉,吃起來真的有股特殊的鹼味。Chef說,soda bread非常適合搭配奶油或煙燻鮭魚片。
以往台灣的食譜有時會教說烤麵包時可以在烤箱內放杯水。Demo課的烤箱很厲害,按一個鍵就會在熱呼呼的烤箱內噴出水霧。實作課的時候大概是烤箱型號不一樣,Chef沒有按那個噴水鍵,反而是在烤箱預熱很久,大家都把麵團放進去之後,快速的在烤箱底部丟入一大杯的水(好像有點難形容,總之就是在烤箱很燙的時候,拿大量杯裝水“強”進烤箱內,以製造大量水蒸氣的效果)。
另外照片內各種不同形狀的是白麵糰做成的晚餐餐包。說到這個,我們上課時Chef有示範用桌上型攪拌器的勾勾打麵團,但以前總聽說不能用kitchenaid打麵糰,不然機器很容易燒掉。問過Chef,果然Kitchenaid不大適和拿來做麵包。若真很喜歡,要買heavy duty的型號,不然...Chef說就要買Kenwood的了哈哈哈。
這堂實作課需要大家自己揉麵團呢!自己摔打揉出來的麵團果然不一樣,非常的好吃有嚼勁。Chef有提醒大家不可以用太多手粉,不然麵團會因為比食譜多了很多麵粉而變乾。這邊要注意的是,在二次發酵之前,絕對不要先在麵團上放起司,或是切開撒麵粉之類的。因為發酵箱太熱太濕了,若這樣做成品會很醜不漂亮~
妳們也喜歡吃麵包嗎?雖然在倫敦,隨處可見的超商、咖啡店都能買到當天現做的歐式麵包,但我還真的挺想念台灣的麵包店賣的那些甜甜軟軟的台式麵包呢!